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公司产品
二级菜单
公司产品
公司产品
  • 十三五教学与专业建设规划

    365bet

     

    为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学校更名大学、博士点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推动我司教学与专业建设快速发展,促进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与《郑州轻工业学院第十三个五年建设与发展规划(20162020)》(草案)精神,结合365bet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教学与专业建设现状

     “十二五期间,在公司党委、校行政的指导下,方经理带领全院教职工生不懈努力,坚持优化结构、内涵发展,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以实施,团队队伍不断加强,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院顺利通过学校组织的本科专业审核评估。

    (一)主要工作成就

    1. 专业内涵建设逐步深化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应用化学专业与河南省神马集团联合建成我司唯一全国老员工校外实习基地;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专业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专业获批河南省环境生态修复河南省协同中心,化工工艺(电化学方向)经过内涵挖掘,顺利更名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定了全新的人才培养计划, 2015年顺利招生,并实现第一志愿录取率翻番。化工工艺(精细化工方向)实现了一本招生,化学专业加大科学实验素养训练,员工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继我司其他专业后,迅速提升,现名列学校前茅,员工第一志愿录取率连续三年翻番,从根本上扭转了员工大批外转的局面,截止2015年年底,学院首次实现员工转专业出入平衡

    2. 实践教学条件显著改善

    利用特色专业建设经费,不断进行专业综合改革,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成效显著,共投入专业建设经费约1100万元(包括:特色专业340万元、专业实验室260万元、化妆品生产线500万元),特色实验室建设经费7200万元(包括:河南省表界面重点实验室5000万元、河南省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00万元、河南省环境生态修复协同中心1500万元),我司的生均仪器设备值已经超过5万元(远超国家生均2万元标准)。新增校外实习基地8个,专业平均实习基地达到6个,超过国家规定4个优秀标准。学院启动了高新区校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已经有2个建设项目正在签订,张治红教授还申报了学校开放实验室,综上为我司十三五期间的老员工双创训练项目、学科竞赛打下良好基础。

    3. 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在以方少明经理为带头人的河南省高分子教学团队引领下,以理论或实践课程(群)、专业为平台等多个教学团队基本形成,例如,新能源材料教学团队、精细化学品工艺学教学团队、仪器分析教学团队、生态修复教学团队、功能材料教学团队、《化工原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团队等。以省级精品建设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成型工程》、《分析化学》等的教学资源建设已见成效,出版国家级重点图书2部,省级规划2部,其他特色教材27部。承担了4项省级教改项目,立项71项校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类项目,获4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24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以听课评课、督导反馈、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微课比赛、教案评比等形式为主的教学技能比赛有力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先后获得教育厅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7人次,学校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3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6人。

    4. 团队队伍建设效果明显

    十二五期间,引进两院院士洪茂椿、张杰院士分别受聘我司双聘院士,国外客座教授3人,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先后获得中原学者1人,国家、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校级教学名师4人,校特聘教授27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5人,省、市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9人次。引进博士41人,现有博士(后)82人。此外,共有44人晋升高一级职称,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9人,中级23人。46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优秀的团队队伍为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优质人才提供了保证。

    5.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提升专业质量为重点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员工完成全国老员工科技创新、全国化工设计大赛、全国金相技能大赛、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以及其他双创训练项目60余项,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奖100余项,其中全国性奖励21项。本科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分别达到99.4%97.5%,一次就业率、考研录取率分别达到96%23.5%,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方案不完全适应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以及双创教育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尚不成熟,员工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双创能力不足。

    2. 集团的激励机制对如何将国家级项目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研究的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本科专业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较上世纪90年代有一定程度下降,专业核心课程内涵建设不足,缺少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和具有影响力的教学成果。

    3.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理念滞后,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与产出不匹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亟待完善和加强。

    4. 面对现代老员工生源质量下降和老员工的多元化需求,教师教学精力投入相对不足,中老年教师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在如何战略上把握课程、战术上驾驭课堂研究不够,个别青年博士职业理念存在偏差:存在教学仅仅为了评职称的观念。

    5. 教材建设远远落后于现代工业化实际,而在建材建设方面投入相对减少。

    6. 专业内涵不合理,例如,应用化学、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都含有功能材料研究,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重复,浪费资源;化学专业培养方向尚需进一步凝练。

    (三)面临的形势与机遇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国务院对加强双创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把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把解决高校双创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把完善高校双创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支撑点。为此,学校石恒真书记、赵卫东董事长亲自主持召开《郑州轻工业学院本科教学工作会议》(201612月),不仅明确了学校十三五期间的办学类型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还明确了办学层次、办学特色与服务面向定位。其中将化学工程与技术定位成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这给365bet教学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也给我司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与目标要求,对于学院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公司产品方法、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员工的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提供了可行路径和条件保障。

    二、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以实现学校第十三个五年建设与发展规划目标为引领,以推进双创教育工作和公司产品改革专项工作为突破口,巩固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优化结构、内涵发展、创新机制、提高质量,以提高专业综合影响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完善教学资源和质量保障体系为支撑,着力提升学院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办学内涵,使员工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双创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适应化工(日化)、材料、环保等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计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专业内涵,显著提升专业综合影响力。全面实施以双创教育改革,健全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力争在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果、教学团队建设、工程教育认证、双创示范教育等方面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层次的突破;使得全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更趋健全,员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双创能力明显增强,确保2018年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审核评估,进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评估。

    (二)具体目标

    1. 结合禹州校区建设,整合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环境工程等专业资源,增设功能材料新专业;十三五期间,所有专业实现一本招生;建成2~3个具有行业特色的品牌专业,争取1~2个专业获批进行国家或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试点。

    2. 加大精品开放课程与微课程建设步伐,力争3~5门课程达到省级精品开放课标准,1~2门获批省级以上名号;10门课程达到校级精品开放课标准,2~3门获批校级名号;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资源共享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双语教学课程3~5门,1~2门获批校级名号;力争主编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3部,资助出版教材4~5部,其他10部以上。

    3. 每个专业建成1~2个稳定的综合性实践实训基地和3~4个运行良好的专业实习基地。建成校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3个,力争1~2个省(部)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获批立项。

    4. 分步建设2个左右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1个校级化学化工仿真模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增1个省级双创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5. 建成校级教学团队2~3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立项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类项目50~60项,省部级教研教改类项目2~4项,培育高层次教学成果,力争取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3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6. 发挥一切力量,促进教师成长,力争博士化率达到70%以上,培育省、校级教学名师2~3名,学校青年教师大奖赛获奖9~10人,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技能比赛获奖6~8人;力争国家级教学名师零的突破。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专业质量提升计划

    突出内涵建设,优化专业定位,强化质量保障,提高人才质量为目标,通过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跟踪诊断和培养质量评价,找差距补短板,多措并举推进专业质量提升计划。各专业组建由校内、行业、企业及国内知名院校同行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明确人才培养专业质量标准,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二)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试点计划

    根据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按照德育为先、问题导向、能力为重、分流培养、个性发展的原则,率先在化工工艺、高分子材料、环境工程、新材器等专业推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从第七学期开始分类培养,满足员工不同发展方向的需求,实现员工个性化发展目标。探索建立跨专业、甚至跨学科的交叉培养双创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从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三)实施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以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探究式教学评价体系为难点,重点支持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以拔高专业能力为主导的专业选修模块课程(群)教学团队教学能力建设。通过领导班子深入一线听课评课、督导反馈、员工座谈、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老教师 “传帮带等手段,提升广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聘请国内外教学名师、行业精英等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培训,并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教师双创公司产品能力;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着力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强化高层次教学团队建设,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

    (四)实施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计划

    依托特色专业综合改革、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特色教材等建设项目,加快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及其信息化建设,重点支持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加强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与利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主编或参与出版一批国家规划、特色教材。

    (五)实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计划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从招生到学位授予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规范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完善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的效能评价机制和向员工开放制度;深挖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信息,建立学院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坚持开展自我评估,创造条件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五、重点工作

    (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综合影响力

    着力建成学术水平高、团队力量强、教学成果突出、教学质量好,并在国内具有显著影响力的1~2个品牌特色专业。以提高培养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增强社会适应性为原则,整合全院资源,优化我司专业结构,增设功能材料专业,将化学专业凝练为我司特色专业之一。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毕业生就业、各专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配合学校完成专业预警、退出机制,专业与招生数量的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

    (二)推进双创教育,提升员工双创能力

    按照学校《强力推进双创教育工程》的目标与要求,修订好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压缩理论课时,强化双创实践,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增开选修课比例。配合学校做好组建创新实验班,探索和实现‘3+1’‘ 2+2’‘0+4’双创教育模式。挖掘各专业的双创教育资源,因势利导面向员工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引入员工资源,建设双创教育专门课程,逐步推进双创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相应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利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教授实验室等健全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机制,营造双创教育文化氛围,大力支持员工组织各类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社会公益等活动,依托老员工双创训练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工程训练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员工自主开展双创实践。以员工为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推行案例、项目驱动、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改革,将员工动态、最新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为员工建立开放体系,搭建试错平台,注重培养员工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改革学业考核评价办法、考试内容和方式,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变知识考试为能力考核,变单一闭卷考试为多元化考核;对应用性、技能型强的课程,增加能综合体现员工专业能力与技能的考核类型,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配合学校修改学籍管理条例,实施弹性学分制。建立一套课内、课外学分互换、理论和实践学分互换、创业实践置换学分等柔性学分管理体系;支持参与创业的员工转入相关专业学习;支持实施辅修专业制度,鼓励员工跨学科专业大类辅修专业。

    (三)推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构建实践创新平台

    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索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新机制,为老员工双创夯实专业及社会基础。以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在郑州周边地区选择一批实力雄厚,具有一定规模和创新能力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协同培养人才的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在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利用员工资源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的行业学会、协会和企业,作为协同培养工程型应用技术人才的综合实习基地。结合禹州校区建设规划,分层次、分步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老员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并完善相关运行与管理制度。利用化工工艺两条生产线,建成老员工双创教学示范中心,力争打造成省级双创教育示范中心。

    (四)推行教学模式改革,培育优秀教学成果

    推行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与行业产学研合作,制定协同培养计划,完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计划,将其作为行业协同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使其成为占领行业人才需求出口的制高点。计划在化工工艺专业试点开办双创教育实验班,探索双创教育实施途径。以员工的实际发展需要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宗旨,推行各类教学改革工程,通过团队负责、项目驱动、目标导向、条件支持、制度保障、政策倾斜等措施确保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提高社会影响力,培育优秀教学成果。其他专业依托各级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项目,深化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践体系建设与改革。掌握不同员工学习需求规律,为员工自主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五、保障措施

    (一)制度和机制保障

    上述改革的实现,需要学校层面上出台相关政策。例如,深化职权分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教学业绩考核办法,发挥二级教学单位的主体作用,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设计相关管理制度、改革人事和分配政策,形成人才培养合力。教学管理体制机制方面,需要学校完善专业与招生数量的动态调整机制、教学经费预算与划拨体系、教学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从招生到学位授予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与督导体系,加强教学运行规范管理,在教学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专项检查工作,严格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以本科专业审核评估要求为标准,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改进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构建学院、专业系(部)二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发挥教学指导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加强对学院教学和专业建设工作的质量监控。完善教风、学风建设实施细则,加强师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岗位意识、敬业精神,端正教师的治学态度,促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严格执教等良好风气的形成。

    (三)教学经费投入保障

    改革需要学校一定的经费投入做保障。建议学校优先保障教学经费投入,落实教学专项建设经费投入和相关政策配套,以培养员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宗旨,建立教学经费投入保证机制,加大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教学经费足额到位,并逐年增加,切实保障教学运行的实际需要。在图书资料、实验室建设、团队队伍教学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保障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改改、教研教改等方面专项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经费。同时还要加大教学管理信息化投入,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快速提高,全面改善教学运行环境。